季風亞洲研究計畫

《此一教育部計畫,已於104年6月30日執行完畢》

1. 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計劃
計劃簡介 :
季風亞洲 (Monsoon Asia) 最初是一個地理概念。就地理而言,亞洲季風帶包括南亞、東南亞及部分的東亞地區,從日本、韓國,經過中國東南部、香港與澳門,到東南亞的菲律賓、泰國、印 尼等,一直到南亞的印度、孟加拉,因主要指受季風影響的亞洲地區,故稱為季風亞洲。在這地區內,季風的形成不但影響各地的風向、風速,同時也決定了各地的 降雨情況與氣候的變化,這些自然現象形成本地區居民必須適應的生態。季風除了影響各地的農作之外,同時也為早期的海洋航行者提供了可靠、可預測的動力,促成季風帶內各地的海洋交通、商務貿易、人口流動、文化交融,進而使亞洲季風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形成一個的「地區體系 (regional system)」。

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型態,亞洲季風帶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化的交匯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群、貨物、理念與思想體系在過去三、四千年中不斷地在這個交匯區裡揉合,產生了本區所特有的文化揉合體。
本跨學科研究計畫將以揉合 (hybridity) 為研究的主軸,結合清大人文社會學院裡的歷史學、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研究人員,並與校外及國際間相關的學者合作,共同研究:

 季風亞洲帶文化揉合的歷史過程。
 揉合後所產生的文化、社會、語言現象。
 影響文化揉合的政治、經濟、地理、及社會文化等主要因素。
 季風亞洲區研究的多元文化總視角

在四年期內,這些共同的研究領域,擬規劃在「多元文化視角下的東西文明交流」、「季風亞洲的語言結構、語言接觸與語言變遷研究」、「季風亞洲地區的 華人認同與演變」三大主題下,漸次展開。第一階段(前兩年)以前兩個主題先開始,第三個主題則在第二階段(後兩年)才正式啟動,並與前兩主題進行對話。

2. 整合型計劃
2.1.文史領域:多元文化視角下的東西文明交流
緣起:
季風亞洲除是一個地理概念外,同時又是一個文化概念。依西島定生的歸納,此區域共享的文化特色,大致有律法、漢字、儒學、佛教等因素,這些因素的始發地區 在中國,但在各地所展現的面貌卻有差異。因此,我們如要了解完整的儒學、佛學、漢字文化,已無法只從中土的角度界定全局,而只能反過來,從各地區的傳統入 手,匯聚以觀,才可以找出合理的全貌。台灣位在東亞大陸的邊緣,但也位於海洋與大陸、東亞與東南亞的交合之衝,與周遭世界有極密切的關聯,其歷史經驗特別 曲折,文化積澱頗為多樣。
十五世紀末世界地理大發現,促成近代東西文明多元文化交流。從世界史的角度看,隨著早期現代(early modern)的到來,東西文化交流進入一個新紀元。從明清史的角度看,該時期與西洋、南洋及東北亞等地區的貿易與文化的交流,乃至國際間利益的衝撞,風 起雲湧,波瀾壯闊。這種交流與衝撞,不僅帶來了制度及思想層面的衝擊,也包含科技與藝術方面對外來文化之觀察、應變與學習,同時影響到與境內少數民族的互 動與涵化。從這個背景延化,近來中外學者在多元文化的領域內的研究範圍,大為擴展,從上層士大夫擴及婦女與下層社會,舉凡女性文學、民間宗教或情慾世界、 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提供了重新審視明清社會與多元文化的新視野。此外,城市作為發展這些文化的重要場域,也是近年的學界的重點之一。值其時也,天主教 徒、回教徒、喇嘛教徒、外國使節、商人在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出入,而士大夫的精緻文化,以及婦女與民眾的休閒、娛樂與日常生活,共同營造出明清城市的熱鬧 景象,均為當時文化多元風貌的有力見證。
十六世紀中葉耶穌會士東來,啟動與促成東西兩種文明首次大規模的遭遇,使兩種文明中的多元文化在文史、宗教、教育、自然知識、藝術、技術、 軍事、貿易等各方面都產生遭遇,其間產生的互動,引發競爭、衝突與比較,以及文明相互認識過程中的文本翻譯與注解等,皆產生非常豐富的活動。雖然文史活動 無法像自然現象般有齊一的律則,不過,兩種文明傳統的大規模遭遇,留下相當多可進一步探究的線索。當我們從學術史、科技史、思想史、文獻史(古籍研究)、 出版史、東亞文明傳播、東西交流史、海洋史、貿易史、軍事史(火炮史)、藝術史等角度,重探十六世紀末以來近代東西文明的遭遇時,對於這段延伸到十九世紀 的歷史,可從嶄新的方式來重新建構。

2.2. 語言學領域:季風亞洲的語言結構、語言接觸與語言變遷研究
緣起: 
亞洲季風區從古以來就是一個各種族群交流互動融合的地區。因此要了解研究該地區的族群及文化就非得對當地的語言有深入的了解不可。而文化的融合常以語言之 交流為先驅,因此研究「語言接觸」是研究文化交流與接觸融合必須進行的工作之一。然而,語言無論是經語言接觸或自身的衍化都會產生變遷,全面性的探討該地 區的語言現象有其必要性。因此,本計劃就以語言結構、語言接觸與語言變遷為我們研究的三個面向。

2.3 社人領域:季風亞洲華人社會文化流動與多元文化
緣起: 
本研究計畫底目的在於研究季風亞洲華人社會文化流動與多元文化的相關議題。關懷季風亞洲區華人認同、社會文化流動以及多元文化的議 題,以人文社會學院人類學、社會學相關研究人員為基礎,邀請國內、外其他大學在這方面有研究成果的同仁組織研究團隊,增益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特 色。華人的社會文化流動與多元文化議題牽涉範圍廣泛,例如社會人口的流動,除了不同時期因為不同的原因從中國大陸、台灣移民到東南亞的華人文化與在地文化 的對話和發展之外,也牽涉到一些外籍人口如外籍配偶、勞工前來台灣的現象。除了文化的交流對話,族群的認同和區辨等議題之外,更牽涉到區域間資金的流動、 產業分工的變化、生產鍊或價值鍊的改變、企業家或專業工程人員的移動,特別是在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之下,這種跨文化、跨社會的流動與對話現象將日益明 顯,多元文化的思考日益重要。

3. 個人型計畫
3.1主旨: 文史領域 Social History
 黃一農 三頭獸:引發十七世紀中國軍事革命的西洋火砲
 陳珏:異域視野中多元的物質文化與漢學
 楊儒賓:理學工夫論
 徐光台:西學衝擊下熊明遇自然知識考據學
 琅元(Alexei Volkov):Transmiss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毛傳慧:十八世紀中法文化與技術交流
 蘇精:桴道南洋 --- 十九世紀初基督教在馬六甲與新加坡的傳教活動
 陳慧宏:Encounters in Peoples, Religions, and Sciences -- Jesuit Visual Cultur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
 方真真:中菲海上貿易(1657-1687)及其相關史料
 艾皓德:(Halvor Bøyesen Eifring) 身心的互動:靜坐的文化史
 馬淵昌也:氣學的工夫
 戚印平:遠東耶穌會史研究續篇
 劉鈍:同光英倫西鏡錄

3.2  主旨: 語言學領域 Linguistics
 謝豐帆:馬來語-閩南語互借詞的音韻現象研究
 張月琴:星馬地區漢語方言語音聲學資料庫
 曹逢甫、洪惟仁:Baba Malay混合語的來源與性質
 連金發:亞洲季風帶早期閩南語文獻研究
 羅德晶:南島語言談分析之研究
 廖秀娟、Prof. Lawrence A. Reid:菲律賓南島語之『工具焦點』動詞的形態演進研究
 黃慧娟:南島語言構詞因素與音韻規律之例外
 蔡維天、梅廣:並列衰減現象的跨語言研究

3.3 主旨:人類學領域 Anthropology
 吳燕和:Monsoon Asia Chinese societies and Plural Cultural Interaction Project